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上 这个宣言正式发布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召开之际,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18日下午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举办。

  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是“品读双世遗·漫游武夷山”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新闻社、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主办,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承办,中共南平市委宣传部、南平市委网信办为支持单位。

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18日在武夷山市举办。 李南轩 摄
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18日在武夷山市举办。 李南轩 摄

  中国双世遗名山各具特色 世界遗产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区域和文化遗存。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仅有4项: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四座名山各具特色:

  位于山东泰安市的泰山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为帝王封禅之地,拥有着浓厚的儒家、道家等东方文化底蕴。

泰山。谢光辉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泰山。谢光辉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位于安徽黄山市的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景观著称,同时也是丰富的文化宝库。

黄山上的奇松。图转自中国新闻社微信
黄山上的奇松。图转自中国新闻社微信

  位于四川乐山峨眉山市的峨眉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四川峨眉山景区万佛顶。峨眉山景区管理局 供图
四川峨眉山景区万佛顶。峨眉山景区管理局 供图

  位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丹山碧水甲东南”,更是朱子理学摇篮,并以武夷岩茶闻名中外。

武夷山的碧水丹山。 陈美中 摄
武夷山的碧水丹山。 陈美中 摄

  活动上,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特别代表徐思铭,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培栋分别致辞。

陈陆军致辞。王东明 摄
陈陆军致辞。王东明 摄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表示,中国新闻社愿时刻关注着中国双世遗名山,努力讲好中国双世遗名山的故事。愿携手各界人士,创新国际传播,聚焦中国世界遗产的无限自然伟力、无穷文化魅力,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展示中华之美。

徐思铭致辞。李南轩 摄
徐思铭致辞。李南轩 摄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特别代表徐思铭表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作为全球第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体的国际组织,始终坚持创造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沟通合作机制,推动全球山地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让政、商、学等各界参与到双世遗名山保护与发展中来,积极献计献策,推动名山保护与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让古老的名山焕发新生机,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张培栋致辞。王东明 摄
张培栋致辞。王东明 摄

  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培栋指出,南平山水奇秀、文脉绵长,底蕴深厚。保护利用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我省举办为契机,立足南平生态文化优势,把握新常态发展机遇,总结南平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发展经验,探索闽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好南平文化繁荣发展新高地,为全方位推动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重要文化条件。

  泰山、黄山、峨眉山、武夷山所在地相关负责人齐聚对话活动并作主旨发言。

马生平。李南轩 摄
马生平。李南轩 摄

  泰山景区管委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马生平表示,泰山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近年来,泰山景区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遗产资源作为职责使命,通过持续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创新营销宣传战略,全面维护了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泰山景区的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对世界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程红。李南轩 摄
程红。李南轩 摄

  黄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程红表示,近年来,黄山市始终坚持推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顶桂冠”于一身的黄山风景区,与世界文化遗产地皖南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和谐并进,推动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型、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未来,黄山市愿与各界同仁一道,以深化“双遗产”地区合作等方式,立足世界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促进历史文脉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精心守护好世界遗产的“魂”,让我们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在世遗品牌加持下焕发新活力。

罗瑜。李南轩 摄
罗瑜。李南轩 摄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瑜指出,峨眉山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雄、秀、奇、险、幽”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千百年来,儒、释、道三家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演变,有着“仙山佛国”的美誉。近年来,为保护丰厚的自然遗产和文化资源,峨眉山厚植遗产保护理念,通过进行保护立法,用制度和规划巩固景区保护,力争实现峨眉山在保护和管理上的不断优化完善;与时俱进培育打造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培育了一系列世界遗产旅游产品。

谢启龙。李南轩 摄
谢启龙。李南轩 摄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市长谢启龙表示,多年来,武夷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严格保护遗产地生态环境,坚持山水与文化保护并重,致力于把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今天举办“保护与发展”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活动,是武夷山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武夷山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建言献策,为武夷山双世遗品牌建设留下真知灼见,共同推动世遗文化交流互鉴,展示世界遗产保护中国实践、福建风貌、武夷特色,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南平市政协原主席、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张建光,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文博系教授、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会长杜晓帆作专家演讲。

张建光。李南轩 摄
张建光。李南轩 摄

  张建光表示,武夷山属于世界,全人类同有共享。保护就是传承与发扬。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处理好物化和活化的关系,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杜晓帆。李南轩 摄
杜晓帆。李南轩 摄

  杜晓帆指出,世界遗产始终是中国向世界表达价值观,发出属于自己声音的重要舞台。过去,我们将申报的遗产地看作一个个独立项目,入载名录被看作是对遗产地价值的最高肯定。但未来,它们必然将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讲述中国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美学观。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旅游规划与景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安民,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廖红,华侨城集团外部董事、原中国旅游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港中旅国际董事局主席傅卓洋,中国新闻社高级记者、华文传媒研究中心原主任赖海隆参加对话交流。

  黄安民表示,现在,很多景区都面临着过度开发的问题。遗产地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系,只有保护好,才能持续地发展。对于遗产地的旅游来讲,应该适度开发,以保护为主,可以开展一些研学类的深度文化体验项目,避免深度建设。

黄安民(中)与廖红(右)进行对话交流。李南轩 摄
黄安民(中)与廖红(右)进行对话交流。李南轩 摄

  廖红认为,如今,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已成为“网红打卡点”,融入到了武夷山的旅游路线中。在我看来,人文和自然的融合要特质增效,应该是从内向外的提升,达到尊重古代人、满足当代人、惠及后代人的目的。

  傅卓洋指出,错位开发、过度利用、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等,都在挑战“双世遗”名山的生态平衡和人文价值。在名山的开发利用中,傅卓洋建议,保护第一、保护优先,“少动土”是根本,不要“豪门大宅”,不要“大路通天”,不要“车水马龙”,不要把城市功能植入景区;其次,各相关主体要抑制盈利冲动,把履行保护景区资源的社会责任放到突出位置,上升为自觉行动,“从尽义务,到尽责任;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傅卓洋(中)与赖海隆(右)进行对话交流。李南轩 摄
傅卓洋(中)与赖海隆(右)进行对话交流。李南轩 摄

  赖海隆认为,一座名山的宣传、推介,需要展示柔软的国际面孔。四大“双遗”名山雄奇险峻的存在是刚性的,而人类在这里的活动是柔软的,这些活动包括管理者对名山的呵护、游人在这里游览感受等。

  主办机构中国新闻社、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与四个双遗产地城市联合发布《名山对话宣言》,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助力双世遗名山以及所在城市的发展。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黄菁代表上述机构发布《名山对话宣言》。李南轩 摄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黄菁代表上述机构发布《名山对话宣言》。李南轩 摄

  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由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福建东平高粱酿造有限公司、南平市憬峰建盏陶瓷有限公司、武夷山悦己茶业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