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一口橄榄 梦回原乡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1日电(陈芝 蔡正宜 林小荧)《橄榄树》这首歌我们都听过,“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著名的侨乡福州,既是榕籍华侨华人的原乡,也是他们思念的远方。

  闽侯县橄榄行业协会摄影作品。洪宇 摄
闽侯县橄榄行业协会摄影作品。洪宇 摄

  故乡的树

  福州是全国青橄榄的最大产地,尤以闽侯县、闽清县在闽江两岸为佳,种植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在岁月变迁中,青橄榄深深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承载了一代代福州人对家乡的独特记忆。

  “清明快到了,又是一年扫墓时,还记得满山遍野都是橄榄树,祖先的墓地旁就有两棵,按照家乡习俗,我们都会折一根橄榄枝带回家。”缅甸福建总商会副会长林雄出生在闽侯,他说,“闭着眼睛都记得家乡的树。”

  春风轻轻摇曳抵过寒冬的果实,阳光透过粗壮枝干,从叶片缝隙洒下,在饱满果子上折射出柔和的光,春日的浪漫就藏在颗颗“绿宝石”中。有句话说:“桃三李四橄榄七。”青橄榄要栽培7年才挂果,越嚼越甜,人们将其比作爱情,成了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味道,寓意夫妻情比金坚。

  “或许只有福州的水土才能种出青橄榄的美味,福州先民下南洋谋生,都要带着橄榄,将其压扁撒上盐糖后随行李携带,跋山涉水的路上就靠它来解思乡苦。”林雄说,青橄榄入口虽苦,但回味丝丝甘甜,就像华侨下南洋一样,相信只要艰苦打拼,就一定能把日子越过越甜。

  林雄感慨,现在时过境迁,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成就侨胞在海外打拼的底气和自信,再也不用像先民那样苦下南洋。但不变的是,大家出国仍会带上橄榄,馈赠给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走得再远,也不忘来自青橄榄之乡。

张新榕 摄
张新榕 摄

  古老的诗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

  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苏轼一生都没来过福建,却写下《橄榄》这首诗。福州橄榄起于唐朝,自宋朝起名扬天下。闽江上有“青果船”,在秋季果熟之时满载橄榄,分赴苏、杭、京、广各地贩卖,深得文人墨客芳心。

  古人喜欢橄榄,就赋予它个性。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

  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

  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宋代诗人王禹偁以橄榄写忠言,借喻自己直言进谏如橄榄般苦涩回甘,寄语世人不要轻视如同橄榄一样的忠臣。彼时,橄榄有了“忠果”“谏果”之称。

  明代汤显祖也在《步蟾宫》中有此譬喻:

  吃尽了南州青橄榄,似忠臣苦带余甘。

  这仿佛是文人间的默契,欧阳修、黄庭坚、梅尧臣等一代文豪都是橄榄爱好者,在他们笔下,橄榄的形象更显风骨,潜移默化有了特别的文化意象。

  在古人的社交圈,君子之间的礼尚往来,就常以橄榄相赠。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十分喜爱橄榄,他在《谢王子予送橄榄》写道:

  方怀味谏轩中果,忽见金盘橄榄来。

  想共余甘有瓜葛,苦中真味晚方回。

  这首答谢诗,既有金盘盛橄榄凸显橄榄礼之厚重,又有与友同甘共苦之真情。至明末清初的宋琬,清代的朱彝尊、刘大观等都有赋诗谢赠橄榄。

  梅尧臣与同时代的欧阳修之间,还有关于橄榄、诗作和君子品格的切磋,并因此惺惺相惜。欧阳修称梅尧臣:

  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对于这样的比喻,梅尧臣本人十分认可,在《答宣阗司理》一诗中回应: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

  有报道称,今人能收集到的橄榄相关古诗词约200首。文人对橄榄的千般热爱,以文脉传承的形式流芳千年,今再回味咀嚼,仍有悠长余韵。

张新榕 摄
张新榕 摄

  果农的梦

  据榄农介绍,橄榄全身都是宝,这是他们乐种橄榄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他们也盼着青橄榄走向更大舞台的高光时刻。

  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教研室主任李德森介绍,早在五代时期的《日华子本草》就有记录橄榄可入药,明代《本草纲目》中也有对橄榄价值的记载。

  现代研究发现,橄榄主要含挥发油、多酚类、三萜类、氨基酸、脂肪酸、鞣质、钙镁锌等多种矿物元素,有解酒、抑菌、止咳、抗氧化、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炎阵痛、保护胃肠黏膜等作用。

  今年春耕时节,省农业农村厅派出200多名干部到全省70多个县蹲点指导。一个种了30多年橄榄树的果农对蹲点闽侯县的干部林文玉说:“每年都盼着好收成,即使今年赚不到,也总是希望明年能赚。”

  闽侯县橄榄行业协会透露,目前闽侯县种植橄榄面积5万多亩,产量5万吨,从业人员5万多人,种植户2万多户,加工企业50多家,形成从种植到食品深加工的产业链,规模价值超13亿元。

  橄榄已经是闽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但林文玉从果农的话里感觉到更高的期待。

  “我们也曾邀请‘顶流’主播直播带货,最后得到她助理的答复是,橄榄比较小众,带不动。”当地一家专注橄榄加工食品的老牌企业经理坦言,开拓橄榄市场有难度。

  “如果橄榄卖不好,以后会不会就没有人种了?”林文玉有这样的担忧。在他看来,橄榄的宝藏还需要再挖掘,才不辜负这片土地上数千载的耕耘。

  这几年,为了让橄榄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当地做了很多努力。农户联合科研院所培育栽种了更多新品种,比起过去,这几年的橄榄甜度“满分”。柠檬橄榄汁、橄榄气泡水、橄榄鸡尾酒、橄榄冰咖啡……不少店铺和食品加工企业都在创新“花式”吃法。有的企业将橄榄远销海外,在美国“唐人街”也能吃到地道的福州橄榄。每逢采摘季,当地还举办橄榄文化节,邀约八方来客尝鲜。

  不止于此,橄榄产业有无限可能,甚至可以跳出食品圈。

  在前天的闽侯橄榄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林文玉分享的春耕调研成果认为,要优化鲜食与加工品种种植布局及中低端和高端产品布局;加强果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冷链物流建设;拓展宣传深度和广度,拓展国内外两个大市场。

  未来,橄榄或与更多行业嫁接,例如开拓橄榄+文旅康养、美妆市场,探索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食药科研机构共同研发推广功能性、保健性等高附加值产品,以不同的用途走进大众生活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