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海峡姐妹】黄思林 : 苦难成长中的“孝”与“爱”

  黄思林,女,1995年6月出生,闽侯县竹岐乡半岭村村民。从童年开始,她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二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亲,带着父亲打工,又带着父亲出嫁,虽历尽艰辛却无怨无悔,其生动感人的孝亲事迹和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诠释了孝道这一传统美德,传递着坚强不屈的生命力量。

  1999年,黄思林的父亲在工作时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只能整天躺在床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家庭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中。三年后,黄思林的母亲不幸离开了人世,留下当时还不满7周岁的黄思林,她失去了同龄人所拥有的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在亲戚的帮助下,从小懂事的黄思林毅然决然地扛起了照顾父亲的重担,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每天放学后她总是急急忙忙的赶回家洗菜做饭,先喂完父亲后自己才吃饭,然后做作业、为父亲擦身、喂饭、处理屎尿……

  初中毕业后,小小年纪的黄思林知道不能一直靠别人接济生活,她不得不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开始打工赚钱。由于父亲身边离不开人照顾,所以带着父亲打工这个“特殊条件”让她的求职之路屡屡碰壁。黄思林只能选择到家附近的饭店当洗碗工,或选择到工厂搬货等重体力活。一个女孩当搬运工,别人问她搬不搬得动,她总是咬着牙说“没问题”。在打工期间,黄思林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给父亲按摩手臂肩膀、擦背,并趁着间隙煮好早饭,细心地喂给父亲吃完后,她才迅速填饱自己的肚子,收拾好房间,然后用轮椅推着父亲出去散会儿步,到了七点半又准时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劳累了一天的黄思林顾不上休息,就忙着煮饭、给父亲喂饭,然后又把父亲从床上背到轮椅上,一边用热水给他洗脚、清理卫生,一边陪他说话。待父亲困了,她又把父亲背回到床上安顿好,然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休息。每天夜里,黄思林都要爬起来三四次为父亲翻身、活动。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黄思林找了份合适的工作,在行政服务中心做引导员,每天工作八小时,中午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休息,黄思林可以很方便地回家照顾父亲。

  工作的问题解决了,生活也一点点在好转,不少热心人开始给黄思林介绍对象。但是黄思林却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必须带着瘫痪的父亲出嫁。听到这个要求,不少人摇摇头,打了退堂鼓。而黄思林始终坚持要找一个愿意和她一起照顾瘫痪的父亲的人。面对懂事的女儿,父亲非常欣慰但同时又感到内疚:“我瘫痪了这么多年,一直靠女儿照顾我,作为一个父亲,看到女儿为了照顾我失去了那么多,心里总觉得亏欠了她……。”而在黄思林眼中,父亲给了自己生命,照顾父亲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么多年来,照顾父亲已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心,有的时候,稍稍走远一点,她的心里就充满了对父亲的牵挂。幸运的是,黄思林的这份坚强与孝心吸引了同样善良的男子刘宜和,两人结了婚,生了孩子,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她很独立很善良,我很佩服她,也很心疼她,我愿意和她一起照顾她父亲,分担她的辛苦。”刘宜和说,虽然现在家庭的负担挺大,但他们相信凭着一家人的努力,都能挺过去。

  如今,这个从小独立,“带着父亲打工”、“带着父亲出嫁”的坚强女子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祝福。2017年2月,黄思林获得“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2018年以高票当选为“2017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2019年11月,获得“福州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2021年9月,获得“福建省道德模范”称号;2021年11月,黄思林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