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南平市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回眸

  建瓯市建安街道36个巷子配备42名“巷长”,开展每日巡查,一发现脏乱差等问题,立即处理;

  光泽县山坊村地处偏远,村民居住分散,但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去年,全市完成7720栋既有农村裸房、危旧房整治;

  ……

  城市街巷干净、乡村道路宽敞、房前屋后整洁,这是南平市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的成果。

  为巩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去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南平市以城乡环境“干干净净迎小康”为目标,以整治“六乱”为重点,集中力量大战六十天,努力实现“全域无垃圾”目标,在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显著优化提升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探索常态化机制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也是居民的面子。

  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杂物乱堆放、房屋周边乱搭建、车辆乱停放,这些琐碎的小事都需要有人管。但“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普遍,很多时候明明就发生在自家门前,居民参与度却不高。

  建瓯中心城区建安街道有36条老旧街巷13个小区,无物业、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丛生,百姓反映强烈。

  建安街道开展“巷长制”试点,由社区居民推荐责任意识强、以身作则的热心群众为巷长,36个巷子配备42名“巷长”,开展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对接和处理。

  “巷长”协商、政府引导,丁家巷140平方米被占用的“菜地”变成临时摩托车停车场,巷道亮堂了;安泰北巷“巷长”发动居民共同做好环境卫生,由遍地污水到干净整洁,居民思想觉悟高了,邻里关系也好了;剪子巷12户居民自觉做好“门前三包”,2.8米宽的青石板路面,以前随处丢弃的垃圾不见了……

  在“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中,南平市各地逐渐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网格化”“巷长制”等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了相关部门和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以“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为契机,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全域范围开展自查自纠,尤其是做好重点、难点、盲区、死角的补缺补漏工作,联合社区、物业及保洁公司、收运企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建立人居环境常态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了辖区环境卫生质量。

  延平区谷园村将全村70户常住户划分为5个保洁责任区域,通过召开代表大会,推荐党员、村民代表和村两委干部等15人组成一支“网格化”管理队伍,实行每日一巡查、每月一评比的考评办法,评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评为先进和列为落后的在红黑榜进行公示,宣扬正面典型,曝光反面后进。

  据统计,“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开展“六乱”整治14.45万处;1635个行政村建立村级监督机制,开展“门前三包”,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定相关责任区域,实现“网格化”管理;7058个自然村、116个城中村整村推进,各司其责、互动联动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得以构建。

  实现智能化监管

  尤溪和闽江交汇处,“库区明珠”延平区樟湖镇龙池村“镶嵌”于此,整齐划一的白墙灰瓦,村民们在休闲长廊小憩,广场上、小巷里、河道旁,干净整洁。

  “你看,通过数字化监管平台,无人机可实现全天候动态监控,随时看、秒受理、马上改,原先看不到的死角,无人机也能查看到。”龙池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兰一边通过屏幕查看无人机拍摄的场景,一边向记者介绍。

  为在长效管理上持续发力,南平市1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率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智能化”管理,通过无人机航拍、监控探头管理等,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巡查。目前全市已配备无人机150架,在乡镇、村重点部位、关键地点进行布控,实现全天候动态监控。

  同时,南平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立生态巡查机制,通过“互联网+”一体化生态巡查管理模式,实现河流、公路、森林保护、环保监管、人居环境、两违整治“六位一体”巡查监管,形成“闭环式”生态巡查监管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建,七分管”。南平市以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为重点,在所有乡镇配备垃圾压缩车,村级配备小型清扫运输车,实行“机械化”整治,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联网”,有力提升整治效率。

  光泽县寨里镇山坊村距县城40公里,交通条件差,弱残贫困年老人员偏多,村民居住分散,基本分布在高边远山区。恰恰是这个村,全村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村里为每户村民配备厨余垃圾桶,引导村民做好干湿垃圾分类;积极争取项目建设集中三格沤肥池,并为每个村民小组聘请保洁员,制定了保洁员奖惩措施,由保洁员督促农户进行垃圾分类。各小组保洁员将厨余垃圾输送到沤肥池,经过发酵成为有机肥,供村民浇灌农作物。

  “村民发现有机肥价值后,觉得它太少了,便会主动进行垃圾分类,使其物尽其用。”寨里镇浆源村党支部书记黄世娇说,除了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或有害垃圾运至县城处理外,其他垃圾基本能够就地利用和处理。

  “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配备垃圾转运车1397辆,有920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干湿分离工作,建设沤肥池387个。

  构建多元化格局

  在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过程中,各县(市、区)积极融入“争创文明城、争做文明人”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升整治行动标准,在管好原责任片区的基础上,将整治工作向屋内延伸,由突击整治向常态化整治转变,由一时清洁向长效清洁转变,由农村向行政事业性单位全面延伸。

  市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裸房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村庄“多规合一”规划为重点,全市去年完成7720栋既有农村裸房、危旧房整治,完成投资1.2563亿元。政和县2020年内启动10个裸房整治示范村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批有序将全县剩余1780栋现存裸房整治到位。

  建瓯市玉山镇对全镇房屋进行摸底排查,认定危房的、不能住人的立即拆除,全面清理未批先建、超占多占宅基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新建房屋审批力度,杜绝“一户多宅”和房屋私搭乱建现象。

  连日来,部分县(市、区)或乡镇召开了“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总结提升大会,对接续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工作进行部署,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顺昌县在总结“宣传好”“执行好”“督促好”上下功夫,持续强化生态巡查机制,对妇联组织深化开展“收拾好小‘家’、维护好大‘家’、做巾帼好管家”环境整治系列活动以及双溪街道的“1+N”“四色”管理工作法、洋口镇的“五长共治、十户共管”等机制进行了总结提升。

  浦城县印发《关于开展“干干净净迎新春,清清爽爽过大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通知》,从2021年1月至3月,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清清爽爽、整整齐齐、亮亮堂堂。通过集中力量大战六十天,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在全面迎接小康之际,全市上下全员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一个个干净街区、一处处诗意乡居,绘出了“大美南平”的新图景。(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