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泰国《中华日报》】(八闽千姿)“天子传音”北管“发新枝”

  北管是广泛流传于闽南泉州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花”。尽管传承了千年的北管有着“天子传音”的美誉,泉州北管亦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北管的保护和传承,仍一度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担忧。

  当人们欣赏北管时,偶尔会打趣说“尽是老年专场”。而这种状况,也许会因北管“新生代”的涌现得到改变。

  今年是泉港区建区20周年,中新社记者近日来到这座古老而“年轻”的新城,探访千年北管的前世今生。

  “轻轻来到葡萄架,葡萄架下有一枝花……”平均年龄20多岁的5位演唱者,为这曲北管弹唱《葡萄》赋予了青春气息。

  不同于原先平均年龄达六七十岁的北管演奏团队,北管“新生代”代表郑慧慧、林友兰、林伟华、王英、陈梅琴都是“90后”,都毕业于北管专业,都在泉港区担任音乐教师。

  “学习北管算是机缘巧合,虽然从小在泉港长大,小时候却不太了解北管是什么。”郑慧慧告诉记者,2010年在学校挑选专业时,看到了家乡的北管,突然就萌发了好奇心。

  就这样,郑慧慧成为了泉州艺术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北管方向)的第一届学生,并于2015年学成毕业。毕业后,她在峰尾中心小学担任音乐老师。

  “我的学生中有孩子也有大人,只要他们感兴趣、用心学,就是一份传承的希望。”郑慧慧感受最深的是,“现在大家学习北管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据了解,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流传至今的曲牌有220多首;其音乐风格的形成受闽南、莆仙音乐和地方方言的影响,既保留江南丝竹乐的明朗幽雅,又揉进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

  北管流行时,声名一度远播东南亚。此后由于历史原因,北管乐器和传抄的谱册流失较多,曲种濒临失传。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包括泉港区文化馆馆长黄嘉辉等在内的专家们倾尽心血,才促成了千年北管的“起死回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黄嘉辉在返乡任教的业余时间开始了对北管的采集和研究工作。他对两岸北管渊源的探寻,不仅促成了两岸北管艺人的互动交流,更使两岸北管交流在青年学子间得到进一步延伸。

  “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特别是泉港建区的这20年来,通过政府主导、民间自发、社会参与、村校互动、院地联姻、学研结合,走出了北管保护传承之路。”黄嘉辉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北管的“春天”来了。(完) 中新社福建泉港12月21日电 (记者 孙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