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泰国《新中原日报》】(经济观察)“十四五”开局 福建再念“山海经”

  中新社福州3月7日电 (记者 龙敏)从2020年中国GDP前50强城市的综合梳理可见,福建有泉州、福州、厦门、漳州等四个城市入围,其中泉州、福州首次跻身“GDP超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俱乐部”,分别位居第18位、第23位;而厦门、漳州的GDP分别为6384.02亿元和4545.61亿元。

  在福建,这四个城市均位于沿海地区,它们的GDP总量已占了福建GDP总量的约四分之三。此间经济研究人士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福建沿海地区与山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由是,福建再念“山海经”,从更高层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福建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念好新时代“山海经”,稳步实施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推动重大项目共建、公共资源共享、产业配套协作、生态保护协同、社会治理联动。

  在去年底举行的福建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福建也将“依靠新时代‘山海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确定为2021年要抓好的十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强调,要以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山海联动、城乡融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差异,福建山区与沿海发展不平衡。早在1981年,福建就发出“大念‘山海经’,是不是福建的根本出路”之问,由此开启了“抓好山海两条线”、实施山海协作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探索之路。

  福建山海协作持续多年,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未解决。2018年,福建瞄准高质量发展,强化“全省一盘棋”,将闽东北、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提升为“协同发展区”,以福州都市区和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推动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加快发展。

  福建早期的山海协作,更多体现在沿海地区对山区的对口帮扶上。而今天,随着交通大动脉的建成、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后发优势,成为福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四海认为,通过基础设施先行工程的长期投入,福建已发展到“藤瓜融合”的系统集成新阶段,推进空间开发模式由“点轴开发模式”向“城市群开发模式”转变,推进以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为主导的板块经济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

  新时代“山海经”驱动下,福建山区以突出的绿色生态优势吸引境内外客商的目光。在福建今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的236个重大项目中,许多产业大项目落户福建山区。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三明市永安科宏生物工程健康产业项目,布局食品、医药及日化等行业,产品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以上;总投资60.87亿元的南平市圣农白羽肉鸡产业集群项目,主要新建肉鸡加工、食品加工、生物质发电、冷链配送中心和新建改建种鸡、肉鸡场等项目,推动南平加快打造千亿食品产业集群。

  朱四海认为,协同构建产业、市场、分配体系和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体系,推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政策链协同发展,将做强福建产业经济。

  再念“山海经”,福建不仅聚焦经济发展,也突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福州市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福建“闽东北儿科联盟”,76家医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领域进行深层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