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新店古城遗址 一场穿越到2200多年前的文化盛宴

  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脉中轴线是自镇海楼沿鼓屏路、八一七路,经过三坊七巷、上下杭,过闽江一直到烟台山。而随着新店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挖掘和保护,福州的文脉中轴线达到10公里,并将福州的建城史再向前推进150年,追溯到至今2200多年前的战国晚期。

  新店古城遗址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古城村,作为闽越国古城遗址,从1985年偶然被发现开始,历经9轮考古发掘、列入保护名录。遗址承载着2200多年前的闽越文化信息,是闽都文化的重要源流。2001年1月,新店古城遗址正式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此翻开了古城遗址保护的新篇章。

三块巨石组成的浮雕 东南网记者 陈楠摄
三块巨石组成的浮雕 东南网记者 陈楠摄
厚重的城墙诉说着2200多年前的闽越文化。东南网记者 陈楠摄
厚重的城墙诉说着2200多年前的闽越文化。东南网记者 陈楠摄

  闽越遗址公园里矗立的闽越文化图腾柱,将这片土地的变化熔铸进石柱里,昭示着数千年来古人的繁衍生息和闽越文化变迁。在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的中轴线上,立着三块巨石组成的浮雕“闽越春秋”,中间的雕像就是第一代闽越王无诸。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今天福州的建城史便是以这一年为始。

  “闽越文化的融合正体现在无诸的形象装扮中。”遗址公园雕塑的设计者林靖介绍,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南方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当时具有代表性,所以无诸右手握着一把青铜剑;而闽人崇拜的蛇图腾则体现在了他的左臂上。

  闽越遗风崇蛇,蛇又有“小龙”之称,与闽中之“虫”相对应。传说中白马三郎是闽越王郢的第三个儿子,因白马三郎而得名的白马河配合驳岸景观和游船的打造,成为了游览福州、品味榕城风韵的好去处。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利用蛇与白马三郎的意象,创作出“蛇马东西”两大神兽,助力公园的文化创作氛围营造。

  在遗址公园中,采用了大量不同材质的雕塑来进行意向性展现,再现了闽越国时期冶铁、宴饮、迎宾、甬乐等生活场景,具象地展示闽越融合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些雕塑形象地讲述着闽都先祖故事,让遗址公园变得有趣又有可读性。

  除了静态的雕塑,动态的声光电多媒体也在讲述着闽越国故事。园内的闽风越韵展览馆以现代科技再现了闽越国人开疆拓土、继往开来的历史画面。

  “整个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在于呈现出闽越人当时的生活情境,用景观的布置结合展馆内的多媒体互动手法,让闽越文化以‘历史纪录片’的动态呈现在观众眼前。”遗址公园总设计师、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严龙华表示。

  如今,已完成一期建设的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如一条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一头连着2200多年前的古闽越族群,一头连着他们的后裔——当代的闽都百姓。7月16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榕开幕,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的保护修复,将为盛会呈上一份人文与自然结合、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遗址保护的“福州样本”。(记者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