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新春走基层:锦鲤“旗袍”、真皮醒狮头......非遗手艺人打磨特色皮具迎新春

  在福州三坊七巷光禄坊路上,福工皮具制作所内,“非遗”福州髹漆全牛皮箱制作工艺第四代传承人何巍这两天没有休息,仍在不停赶工忙碌着。

  “手艺活,就需要精雕细琢,慢慢打磨。”何巍说道。

  何巍正在制作的是一款锦鲤“旗袍”皮具套装,外观以传统旗袍样式为形,里头可以装梳子,适合年轻人的样式。何巍这些年让传统技艺回到大众视野,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不断地探索融入潮流元素,甚至是改变原有的一些技艺流程,能把茉莉花膏、福州花灯等其他非遗传统元素及本土传统技艺融入皮具制作中。

近年来,何巍也利用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手段推广传统技艺。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近年来,何巍也利用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手段推广传统技艺。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何巍制作的是一款锦鲤皮具套装,结合非遗福州角梳传统技艺,他说,喜庆的颜色寓意迎新春。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何巍制作的是一款锦鲤皮具套装,结合非遗福州角梳传统技艺,他说,喜庆的颜色寓意迎新春。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何巍正在用纸皮设计测量出醒狮头的规格大小。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何巍正在用纸皮设计测量出醒狮头的规格大小。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这个角梳套装采用锦鲤鱼皮制作,寓意为新年顺发,顺利发财。”何巍说道,采用旗袍的样式,民国时期旗袍鼎盛,福州也出了很多才女,她们都喜欢穿旗袍,也可说是‘才女梳’。”何巍说道,民国的十大才女之一林徽因就是福州人,现在网络上能找到她当年的照片,很多都是穿着旗袍拍摄的,很具有古典美,我的产品灵感也正来源于此。

  何巍介绍,在南方,有舞狮迎新春的传统和风俗,辞旧贺岁。“我也正在打磨一款真皮的醒狮头,先按纸皮设计出狮子头的模样和规格,再用牛皮进行制作。”何巍说道,这款产品需要2-3个月才能好,因为手序工艺较为复杂。

  “这两款产品都是和其它非遗项目一起结合共同完成,‘才女梳’与非遗福州角梳传承人商老师一起合作,醒狮头与非遗福州花灯传承人郑老师一起合作。”何巍说道,这两年他也不断尝试与不同非遗项目合作,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记者了解到,髹漆全皮箱和藤漆皮枕、花灯、镜箱、“桶石”,曾是福州民间婚嫁时需要特别制备的“五大嫁妆”。岁月流转,曾几何时,除花灯外,其他四样都绝迹于江湖。何巍原本是网络游戏公司高管,十几年前放弃高薪职位,专注学艺,让髹漆全皮箱制作工艺有了延续和发展。2018年,髹漆全皮箱制作工艺被列为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何巍成为区级传承人,他说:“一开始没觉得会做多久,不曾想一不小心10年过去了。”在髹漆全皮箱的全盛期,商号制作每一口皮箱,都讲究为顾客提供个性的“私人定制”,加上质量过硬,被今人誉为“老福州人的‘LV’”。

  据福州皮具行业老手艺人回忆,制作工艺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传说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福州一名皮具工匠渡台回购战马的马鞍。相传,马鞍里藏有骑兵的金银细软,皮匠因此积累了“第一桶金”,回榕后,他开了第一家专门制作皮箱的店,后来还融合了福州本地特色的髹漆技艺。史书曾记载,清光绪年间,朝廷派闽籍官员陈璧回乡,召集能工巧匠进京制作御用皮箱。(记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