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林梅燕:长乐企业家有合力,做什么都能一呼百应 | 封面人物

  林梅燕

  福建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

  长乐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

  他,建立了长乐第一家染织厂;他,组建了长乐第三家经编厂;他,创办了长乐第一家现代工业意义上的纺织企业;他,带领乡亲们集资创业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他,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党支部……

  他就是林梅燕,福建经纬集团的掌舵人、长乐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作为长乐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之一,林梅燕为长乐纺织业的蜕变乃至长乐经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尽的力量。

  缔造经纬集团

  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处处可见纺织企业,福建经纬集团便坐落于此。

  日前,《闽商》杂志社一行驱车前往长乐,想要深入挖掘和剖析长乐纺织业的“前世今生”,而福建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林梅燕就是此行主要的访谈对象。

  林梅燕和他的经纬集团,可以说是与长乐纺织业共同成长。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舅舅家就在纺织,白天上学,晚上就帮舅舅手摇纺车,可以睁着眼睛边摇纺车边睡觉。”林梅燕回忆道,长乐纺织业的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手工织麻的传统,靠纺麻补贴家用。

  长乐,地处闽江口南岸,有着“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称誉。但长乐地少人多,“我们村子当初有4800多人口,却只有1000多亩地”,据林梅燕说,长乐耕地极为有限,仅靠土地难以养家糊口,因此“走出去”和“搞副业”成了长乐人的选择。

  1976年,林梅燕告别了7年的军营生涯,选择回到家乡。一开始是去生产队包了一块四五亩的菜地经营,后来又去了卫生所当医生。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春风吹来,让他有了新的想法:创办企业。也是在这一年,他筹集了3万多元资金,创办了长乐当时的第三家经编厂。

  1987年,林梅燕又创办了六林棉纺厂(即“经纬集团”)。这个棉纺厂也解决了当地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当时长乐贫困的人非常多,很多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无所事事,因此我就招那些又贫穷又有劳动力的工人,本来厂子可能只需要几十个人,但为了解决贫穷,还是招了一百多人”。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包括林梅燕在内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为长乐的发展带来了推动力,纺织行业也从以前的小打小闹,慢慢成长起来,到了90年代,福建纺织行业如星火燎原。

  1989年起,林梅燕转产腈纶本色纱,并且大获成功。1994年,以长乐棉纺织厂为核心层企业,福建经纬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这是长乐第一家现代工业意义上的纺织企业。

  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经纬集团在纺织业方面不断拓展,在长乐陆续成立了紧密层控股子公司7家,纱锭达到160多万锭,2005年总产值达到80亿元人民币。

  进入21世纪以后,经纬集团在林梅燕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和突破,走向更广阔和更多元化的舞台。经纬集团的触角伸向化纤业、钢铁业、房地产业、码头业、服务业、金融业,截至2006年已在全国各省市入股企业达30余家。

  其中尤值一提的是,2005年经纬集团旗下子公司原湖北经纬化纤有限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粘胶巨头印度博拉集团合作,创立了博拉经纬纤维有限公司,从而开启了公司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当时经纬集团总资产已逾200亿元。

  如今,经纬集团已是中国最大的棉纺织厂商之一,七家紧密层控股的大中型纺织子公司的相继创立,奠定了经纬集团的牢固的基础,成为一家集纺织业、化纤业、钢铁业、房地产业、码头业、服务业、金融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集团企业。

  见证纺织发展

  作为长乐草根工业的开创者之一,从20世纪八十年代组建经编厂开始,30多年来,林梅燕全程见证并参与了长乐纺织业从家庭作坊起步,逐步发展成区域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林梅燕对于长乐纺织业的发展侃侃而谈。他说,金峰镇华阳村农民郑良官最早开始经营经编厂,1982年的时候引进了第一台303型经编机,生产涤纶蚊帐。

  林梅燕说,第一家经编厂获得了不错的效益,也引发了当地一些人效仿跟进,纷纷引进经编机,1985年的时候经编厂已遍地开花。

  这个时期,林梅燕创办的经编厂遇到了难题:织物要送往上海、江苏等地染色加工,十分影响经编厂的效益。于是,他就筹集60多万元创办了第一家染织厂,不仅解决了纺织企业染织困难,而且推动了长乐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1987年初,由于棉纺原料缺乏,林梅燕再次挺身而出,创办的六林棉纺织厂,成为长乐地区纺织业原料的后方基地。在林梅燕等一批先行者的带动下,更先进的经编机、花边机、提花机被引进长乐,产品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一时供不应求。

  长乐纺织业向来被称为“草根产业”,有着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但同时也“不堪一折”,因此聪明的长乐人并不囿于一隅,在成长的同时不断转型:向纺织业的上下游拓展,伸长产业链。

  长乐纺织业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扩张,每年至少有3亿元的资金投入纺织业,以经编、花边、锦纶丝、涤纶丝、棉纺为主,并且集聚在航空港工业集中区、滨海工业区、闽江口工业集中区。著名学者费孝通来此考察时,赞誉其“草根已长成大树”,到1996年底长乐纺织企业达到696家,纺织总产值达15.93亿元。

  而今,长乐纺织业主要集中在化纤、棉纺、经编三大行业,每个行业里面都有全国乃至全球性的龙头企业,长乐锦纶民用丝、经编花边面料、化纤混纺纱产能分别占全国产能的1/3、3/5、1/2。

  谁能想到,当初以家庭作坊起步的长乐纺织业,能一步一步发展成乡镇企业,再成长为年产值超2000亿元的庞大产业集群,形成不可撼动的规模优势。

  数字经济赋能

  2020年上半年,长乐规上纺织企业实现产值1014.2亿元,同比逆势增长3.1%。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新形势新变化,借力数字经济、以工业互联网升级传统制造业成为可持续发展长乐纺织业的题中之义。

  实际上长乐近年来就在逐步推进数字化进程,从2019年起,长乐区政府开始启动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行动。2019年11月,长乐提出持续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效应,并设立首期10亿元智能制造专项基金。

  数字化发展,为经纬集团带来了红利。在经纬集团的车间,上万平方米的车间内,工人寥寥无几,数十排机器高速运转,每条生产线都井然有序,“以前纺织车间人头攒动,现在进入高科技时代,一个人就能照看多台机器”,林梅燕感慨。

  这是经纬集团车间的场景,也是现下大多数长乐纺织企业的状态。时代在进步,制造变“智造”,长乐纺织企业闻风而动,以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巩固提升纺织业优势,持续开拓行业信息服务新千亿产业。

  这么多年来,林梅燕看着长乐纺织业一步步“蜕变”,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向着高端化、智能化提质发展,化纤、棉纺、印染、经编等细分市场上涌现差别化、多功能的新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长乐占纺织业企业总量20%的头部企业,一半以上已实现生产组织管理和品控的“机器换人”,全区已有至少118家规上企业接入、使用工业互联网。

  据悉,长乐接下来将继续强化龙头带动、应用示范,加强融合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培育形成区域工业互联网企业品牌,推动产业经济从规模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迈进。

  这或许将是长乐纺织企业的又一次机遇。

  船大无惧风浪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林梅燕说,长乐纺织业是在危机中发展起来的。凭借强大的生命力,长乐纺织业度过了一次次危机,抓住了一个个机遇。

  就拿198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来说,林梅燕等长乐领导积极协调企业与银行间的融资借贷问题,为纺织企业的资金困难出谋划策,纺织企业家们也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带着企业支撑下去。

  不止如此,林梅燕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遇到国企改革中纺织业压锭的难关,纺织企业家们凭借丰富的民间流动资金以及良好信誉赢得银行的贷款,顺势扩充企业实力,壮大长乐纺织行业规模。

  而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长乐纺织业也呈现了一张逆势突围的答卷。林梅燕坦言,长乐纺织近年来很难,但企业家因为社会责任也都在拼尽全力撑住企业的发展,疫情之下,越南、印度等国家的订单转移到了国内,给了纺织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消化掉了企业库存,并以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推动技术设备革新、链接工业互联网、拓展产业链条等方式,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

  长乐的纺织工业像草根一样,漫山遍野,繁衍不息,生机勃勃。”费孝通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在挫折中前进的长乐纺织业再合适不过。

  那么,长乐又何以“无中生有”发展超过千亿元的纺织产业集群?

  在林梅燕看来,长乐企业家普遍危机意识较强,把自己的经验、机会和资源分享给同乡,危机来临时能够有效应对。最重要的是,长乐人重视乡情、团结互助。

  被倒逼着走出“家门”的长乐人,域内域外都格外团结,家家户户盘根错节的关系,也让他们习惯于“扶持一把”。林梅燕也是如此,他不管是创办染织厂,还是棉纺厂,都是希望带着乡亲一起走向致富道路。

  林梅燕直言,踏入纺织行业后,就不怕大家一起做,“想要进入纺织行业的,我会帮着找技术,帮忙引进设备,解决他们的需求”。早年,经纬集团引进了七台经编机,敞开大门让大家观摩学习。从经纬集团走出去的金纶高纤董事长郑宝佑、恒申合纤董事长陈建龙等,如今已是数一数二龙头纺织企业的掌舵人。

  可以说,长乐纺织圈早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企业家们聚在一起,会交流行业信息,会分享经验技术,会相互寻找资金,良好的氛围不但让他们之间的乡情更紧密,而且能够互通有无,共同壮大。在林梅燕眼中,把自己的经验、机会和资源分享给同乡,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打开纺织业的局面,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人本就是资本

  “一个人的本质就是他的资本。”访谈中,林梅燕一直在强调这句话。

  他的亲身经历,也诠释着这句话的分量。那是在1988年,由于国家政策对棉花供应的调整,林梅燕不得不远赴山东、安徽、湖南等地采购棉花,却在山东菏泽受骗损失了300多万元,随后又在江苏南通遭遇棉花被扣的困境。一时间,企业濒临绝境,被迫停产。

  雪上加霜的是,林梅燕当时的企业还欠银行120万元,本可以甩手走人,但他还是与股东们决定砸锅卖铁也要按时还贷和发出工人们的工资,“银行都不敢相信”。

  还完银行的钱,林梅燕的企业就彻底关门了。但因企业倒闭,失业的年轻工人们开始不务正业,乃至发生违法事件,林梅燕见此痛心不已,于是到了1990年决定重整旗鼓,重新为周围的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

  凭借先前良好的信誉,林梅燕很轻松地从银行贷款200万元,以化纤代棉做涤纶,重启工厂。就算到了今天,他依旧保持着良好信誉,“没有诚信,就没有今天的经纬集团”。

  林梅燕说,长乐商人骨子里有着诚信的基因,就算是倾家荡产也要连本带息按时还钱。高度的诚信,也让长乐人获得更多资本,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能够度过一劫,而且在市场的拓展上因为有充足的资金也能掌握一定的优先权。

  从卖蚊帐、生产蚊帐开始,林梅燕说自己能够顺利带领经纬集团在纺织行业开拓出一番天地,靠的就是自己为人的本质。

  发挥光和热

  翻开林梅燕的履历,可以看到一长串厚重的资历。

  历任长乐鹤上镇党委副书记、长乐市乡镇企业局局长、长乐市经济贸易局局长、长乐滨海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等公职,现任福建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长乐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先后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和林梅燕交谈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从他踏入纺织业到现在,他一直在散发自己的光和热,给予亲朋好友、同行同僚、合作伙伴等应有的帮助和应尽的责任义务。

  特别是表现在党建工作上。20世纪90年代初,林梅燕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企业里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民营企业党支部,率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工人入党。党支部的建立,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热情,使企业摆脱了当时的困境。中央组织部获知后,专门派人到他的企业总结党建工作经验。

  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林梅燕又陆续担任了六林村委主任、党支部书记,继续发扬党建的能量,带领村民发展乡镇企业,六林村后来也一跃成为长乐 “十强村”和“伍亿元村”。1995年7月,棉纺厂党支部还被福建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9年,长乐市委把他调配到鹤上镇任党委副书记。在他任职期间,原本经济相对滞后的鹤上镇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建立了“三磊实业”“金沙港纺织”“山力化纤”“华夏纺织”“无梭纺织”等颇具实力的企业,“新金山开发区” “洋兴开发区”也再次有了活力。同时,在他的提拔下,基层党支部的队伍更加优秀和壮大,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

  在福州长乐鹤上镇出任党委副书记之后,林梅燕又历任乡镇企业局局长、市经济贸易局局长、滨海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等职务。他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因而在他历任干部期间,他都恪尽职守、勤政廉洁,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表率作用。

  而今,林梅燕还在担任长乐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一职,继续发挥他的能量。作为联合会会长,林梅燕自觉要先企业之忧而忧,为企业家架起沟通协调的桥梁,将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痛点难点向有关部门反映,为企业解决他们的需求,为企业搭桥牵线寻求新项目,等等。

  不仅如此,林梅燕还以身作则,带头行善,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不忘投入慈善事业回报社会。从1993年起,林梅燕带领经纬集团资助乡村修桥铺路,参与助学兴学,组织员工奔赴“尼伯特”重创的闽清县坂东镇支援当地救灾工作,参与甘肃漳县、永泰县贫困村结对帮扶工作,先后捐款1600万元用于扶贫助学、抗洪救灾、改扩建中小学及支持长乐的公益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经纬集团累计捐资超过8000多万元资助各项公益事业。林梅燕也因此被福建省民政厅授予“八闽慈善奖”。

  林梅燕说,长乐企业家群体遍布全球各地,构成了“域外长乐”“海外长乐” “本土长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不管长乐人身在何处,做什么事业,都能做到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