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一曲龙江颂 同唱抗旱歌

  洋西村,是位于九龙江下游、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西北部的一江畔小村。1963年春,九龙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龙海10多万亩农田急需引水灌溉。为了抢农时、保春耕,龙海组织全县人民在洋西开展堵江截流抗旱保丰收的会战,由此诞生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50多年来,这种精神仍激励并影响着龙江大地。

  旱情肆虐 万人堵江引水

  初秋傍晚,龙海区榜山镇的居民们在龙江文化生态园里休闲娱乐。这里,就是现代京剧《龙江颂》取材地,也是“龙江精神”的发源地。

  “这里就是当年堵江的地方。”站在公园里的西溪桥闸下游数十米处,龙江精神展示馆馆长林兆明指着不远处的江面说,堵江的江堤高达8米多,斜斜插入江面,这样可以减少江水的冲击力。

西溪桥闸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九龙江上。白志强 供图
西溪桥闸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九龙江上。白志强 供图
1963年5月北溪江东桥进行堵江截流。(资料照片)
1963年5月北溪江东桥进行堵江截流。(资料照片)
龙江精神展示馆吸引许多群众前来参观。白志强 供图
龙江精神展示馆吸引许多群众前来参观。白志强 供图
“舟中会议”(资料照片)
“舟中会议”(资料照片)
居民在龙江文化生态园游玩。白志强 供图
居民在龙江文化生态园游玩。白志强 供图

  龙海地处漳州平原腹地,土地平坦肥沃,是我省重要的产粮区和水稻高产区之一,又是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地区之一。时光倒退58年,1963年的春天,正逢农忙季节,但是由于数月里漳州平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农民站在田头,望着龟裂的土地,唉声叹气。

  “当时只是零星下过几天蒙蒙雨,土都没湿过。”林兆明说,当时的龙海全县76座小二型以上水库,蓄水量仅有40%,很多水库甚至干涸见底。全县已有11万多亩水田缺水溶田,占总水田面积的38.2%,还有16%的秧田无水播种育秧。如不切实解决引水溶田问题,早季将有一半以上水田要抛荒。

  面对严峻的形势,龙海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九龙江有水不算旱”的号召,并召集榜山、石码、莲花、东园、东泗等公社和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乘船沿九龙江西溪考察水情和堵江地点,作出了首堵西溪,在榜山公社洋西大队的江面上筑起一条拦江大坝的决定,这就是“舟中会议”。那个年代,没有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全部靠人力。要堵江建坝,是非常浩大的工程。经过4天的准备,万人历经七昼夜的奋战,一条长535米的大坝拦江建成。大坝上游的水位上升后,江水通过“公”字闸汇入九十九湾干渠中,灌溉了下游10多万亩良田。

  八方协力 升华榜山风格

  “下游10多万亩良田有水了,但是洋西村的1300亩农田却毁了。堵江后,水面上升了,淹没了洋西即将收割的小麦和甘蔗,及一部分秧田。”林兆明说,洋西大队舍己为人的做法令人感动,非但如此,他们还同时接待周边各村前来支援堵江工程的3000名农工,为堵江引水抗旱保丰收作出了表率。

  大型设备没有,但人力不缺,各方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连夜赶制堵江急需的草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旱斗争牵动着全县人民的心,来自全县各公社的施工队伍,自带草席被褥、口粮工具、建筑材料,从四面八方会集到洋西村以及周边的村庄,商贸部门把服务摊点摆到堵江工地上,为民工们热情服务。

  “这9座旧砖瓦窑是当年的见证之一,在修建龙江文化生态园时,有关部门把它们保留了下来。”林兆明说,洋西村本来有数十座传统砖瓦窑,是村民的主要副业收入来源。当时堵江,砖瓦窑停业了,存储的数万斤茅草全部派上用场,而窑场则砌上大灶,为各地前来支援堵江的外地农友做饭。

  龙江人民战天斗地夺丰收的英雄事迹和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和媒体争先报道。话剧《龙江颂》、京剧《龙江颂》和电影《龙江颂》成功演出播出后,“龙江精神”从九龙江两岸传遍了大江南北。

  跨越时空 传承龙江精神

  洒满夕阳余晖的西溪桥闸,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九龙江上,显得格外壮观。

  “这座桥闸是1970年建成的。”林兆明说,堵江大坝毕竟是临时的,为了一劳永逸解决下游农田的灌溉问题,龙海县决定修建永久性水利大坝。西溪桥闸于1967年1月动工兴建,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当地群众继续发扬“龙江精神”,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历经3年,桥闸终于在1970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桥闸全长1公里,共99孔,由654米的拦河闸和346米的引桥土堤组成,具有引水、蓄水、排洪排涝、纳潮、通航、交通等综合功能,可灌溉面积18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下游10个公社的旱涝、蓄水、排洪等问题。

  在龙江文化生态园里,红砖瓦房的龙江精神展示馆内,陈列着许多当年堵江抗旱的照片和多家媒体的报道资料。数十年过去了,“龙江精神”依然在龙江大地传递着。去年,8辆满载龙海多家企业捐赠的爱心物资的大型货车,从浮宫镇南溪湾创业园整装出发,直奔1300多公里以外的湖北宜昌,驰援战“疫”一线。

  在三明市泰宁县城西新区的丹霞灵秀幼儿园的“龙江楼”内,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所龙海对口帮扶援建的幼儿园,开设20个教学班,接收700多名孩童,目前是泰宁全县设施最完善的幼儿园之一。近几年来,龙海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与三明泰宁结对,开展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形成了“山海协作、山海共赢”的良好局面。

  红色传承

  洋西村:奏响乡村振兴曲

  从漳州市区驱车,沿319国道往厦门方向行进10公里左右,就到了西溪大桥,通过大桥后,再沿村道右转,就到了龙海区榜山镇的洋西村,村口则是前几年建成的“龙江文化生态园”。

  清澈的九龙江水穿过“公”字闸,沿着九十九湾从洋西村村边流过,岸边就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村民自建楼房,好一幅“绿水村边绕、新村入画来”的闽南农村景象。

  “洋西村位于龙海榜山镇西部,东临北溪头村,南接省道208西港线,西临颜厝镇,北接九龙江,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洋西村书记郑跃艺说。

  踏着夕阳,轻步走进洋西村,只见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收拾一新,种满花草,三两个村民结伴在树荫底下乘凉,整个画面和谐温馨,而在另一边的商业一条街上,人来车往,好不热闹。

  “我们村处在交通节点处。”郑跃艺笑着说,由于处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上,其中省道208线、南江滨路穿过村子,而厦漳同城大道、厦深铁路、福厦漳高铁则高架穿过村子,这些当时都需要征用村民们的房子和土地,但村民们毫无怨言。

  “洋西村过去以水稻种植为主,辅砖瓦窑生产。”郑跃艺说,现在多年不种水稻了,后来取缔砖瓦窑后,一些村民则转行发展纸制品加工、茭白加工等。

  穿过村道后,一片片碧波荡漾的茭白园,仿佛绿色海洋,一幢幢乡村别墅点缀在其周围。

  “今年茭白的价格还不错。”在田边,一些村民正为收割茭白而忙碌,包装好的茭白将通过收购商发往各地。

  “这里的水质优、空气好、土地肥沃,所产的茭白晶莹洁白,其口感脆嫩、味道鲜美。”郑跃艺介绍说,村里正鼓励种植大户或外出经济能人将现有的茭白园转型升级为无公害生态种植基地,并与周边村连片扩大规模,对接厦门、漳州、泉州等地的中高端客源,发展形成研学实践基地。

  据了解,村里通过纸制品生产、茭白加工,共吸纳务工村民300人以上,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此外还有许多村民外出创业发展。如今,洋西人早已脱贫致富了,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讲述

  “驯服”龙江水

  讲述人:郑维 堵江截流亲历者

  1963年春天,龙海全县大旱蔓延长达数月。历史罕见的大旱,让很多地方土地都龟裂了,抽水、挑水等方法用尽,还是不能解决,好多地方的群众连生活用水都出现了问题。

  在洋西堵江,首先损失的是100多亩已抽穗的小麦和几十亩的甘蔗;堵江时300名劳力的伙食要自己筹措;20多个砖瓦窑要腾出来给其他外来劳力住宿、办伙食,一窑都要损失许多钱……洋西人民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各地工友。

  第一次堵江时,合龙维持不到几个小时就被冲垮,打木桩成了唯一的选择。玉枕村人水性好,而且都是打木桩的高手。但是这些玉枕人心里都清楚,在合龙处附近的玉枕村,将会因为堵江损失大面积水田。但他们毅然决绝地承担起最艰巨的合龙任务——打桩。

  春日下,40名玉枕大队的打桩高手,冒着生命危险,打下了一根根木桩。他们个个技艺高超、机智勇敢,在水上走梅花桩如履平地,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令九龙江两岸上千围观者无不为之动容。一根根木桩打下了,为第二次合龙打下坚实基础。仅仅7天,一条长535米的大坝胜利合龙了,九龙江水改道涌入九十九湾干渠,灌溉下游急于春播的田地。

  记者手记

  “龙江精神”继往开来

  “龙江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精神。它诞生于50多年前龙海人民的生产斗争中,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时代的典范。

  穿越时空,我们依稀感受到当时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群众,却书写了不平凡的精神,为我们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现在虽然不用堵江抗旱了,虽然不用打桩扛沙袋了,但是“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仍熠熠生辉。在新时代奋斗中,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龙江精神”。(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