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为“同安”奋斗 灌口镇中心卫生院“援同”“疫”线故事

  10月7日,厦门市集美区“援同”抗疫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同日,厦门市实现中高风险地区“清零”。回想在同安抗疫这十几个日日夜夜,辛酸与疲惫交织,感动与自豪杂糅,灌口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钟晓贞直呼“不容易”。

  作为后备支援力量,23日早上,在接到院领导的通知后,钟晓贞把孩子托付给丈夫,来不及安抚身后哇哇大哭的孩子,直奔集美区政府与集合,用时不过短短20分钟。钟晓贞说:“我们早一分钟到场,就多采一份样,那么我们早日多一分‘同安’。”

  她此行要前往的是本轮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复杂、任务最重的新民镇。路上,钟晓贞抓紧了解同安新民镇采样点情况,一到抵达西塘社区马垵里采样点,她立即换上防护服,投入到核酸采样中。下午五点多,刚换下满是汗水防护服,脱下湿透的里衣,听说新厝金边采样点需要帮忙,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去支援。

灌口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钟晓贞在同安核酸采样现场。(受访者供图)
灌口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钟晓贞在同安核酸采样现场。(受访者供图)
医务人员在艰苦环境下抓紧休息,随时备战。(受访者供图)
医务人员在艰苦环境下抓紧休息,随时备战。(受访者供图)

  每天早上5点起床,匆匆扒几口饭,紧张清点抗疫物资,急速赶往采样点,身着闷热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中间就地吃饭,席地休息几分钟,马上又投入采样中,往往到回去休息点,已经是万家灯火,这是“援同”抗疫医疗队艰苦又重复的日常。钟晓贞说,虽然难以面对脱下防护服后,满是汗馊味的自己,口罩的深深印痕与红疹“交相辉映”,但最怕的还是孩子那一句“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回来”。

  “心中有火焰,让我觉得再苦再累,再熬一下,光明总要来临。”据钟晓贞介绍,灌口镇中心卫生院此次支援同安医务人员22个,是集美区基层医院中人数最多的。同事们同吃同住奋斗在一线,全员坚持在岗,互相鼓励打气,结下了一份深厚“战斗情谊”。

  “在同安的第一晚,看到曾淑萍因为长时间穿防护服中暑、全身过敏样子,真的很心疼。”钟晓贞说,除了曾淑萍,此次医院来同安支援的同事中49岁到51岁的就有5人。尽管身体素质不如年轻人,但他们一直坚守在采样点,没有退却。

  24日一早,见到集美区首批“援同”抗疫医疗队队长、灌口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黄海瑞,钟晓贞“吓了一跳”,短短三天不见,他眼睛里布满红血丝、声音沙哑、胡子拉碴。作为队长,黄海瑞负责医务人员调度、分配工作,初到同安的几天各项制度都在调整,“他跟我说,已经好几天没好好休息过了”。

  看到一线战士们的辛苦,身在集美“大后方”的同事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尽力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到。24日,灌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姜汉祥给“援同”的同事们买了吃的喝的;后勤保障组给队员们送来了换洗衣物,甚至理发器、剃须刀、指甲剪都一一备好。“我记得有个同事在朋友圈念叨想吃水果,第二天我们集美的同事就寄了整整3小车的水果过来。”钟晓贞说道。

  医务人员与志愿者岗位不同,但“战”在一起。医务人员们利用每天穿脱防护服的时间,向现场志愿者手把手教授“防护标准”“手卫生知识”“医疗垃圾处理”等防疫知识,让志愿者们更有效地保护好自己。在岗位上,经常听到居民感谢的话,小朋友暖心的贺卡。收工后,村民还送来自己种的火龙果,亲手熬的绿豆汤。钟晓贞说,与志愿者、同安群众们相处的这段日子里,亲身感受了“患难见真情”。(记者 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