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仙游县:喜看古荔逢春 规划打造荔等四大文化旅游路线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2日电(郑志忠)“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此刻,春光明媚,春色正好。3月20日,在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开展“河长日”活动的仙游县委书记吴文恩来到了东宅小学校园西北侧的古荔园,只见三株千年古荔凝结着岁月的痕迹,依然峻拔,氤氲着清澈淡雅的气息,几名村民正在对古荔进行复壮养护,精心绑扎。

  迈着轻柔的步伐,我们缓缓地向校园北门走去,枫亭蔡襄文管所捐立的枫亭24景第九景“千年古荔”赫然在目。记得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妃子园》诗曰:“当时若识陈家紫,何处蛮村更有园?”乾道间泉州太守王十朋作《诗史堂荔枝歌》云:“君谟亦作闽中谱,陈紫声名重南土”。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戴复古称:“尝观蔡公谱,梦想到莆中。”竟到了魂牵梦绕的地步,可见蔡襄《荔枝谱》影响之深远。

  走进古荔园,此刻村民们正在给一株古荔进行清杂、清腐、修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这三株古荔有千年的历史了,有人说是蔡京所栽,又有人说是蔡襄所植。据清乾隆《仙游县志》记载:“赤湖留居道故园,有古荔十八株,来自安南,为诸处荔之祖,今存五株,虬枝老干。”据此可推测,这三株古荔枝应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闽南地区的军阀留从效的从子北宋赠尚书左仆射留居道从越南引种的。据传枫亭东庄古称荔庄,当时荔枝的种植在枫亭十分普遍的,有“十里荔荫”之美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九鲤湖游记》中就用“正当枫亭荔枝大熟之时来”作为记述日期。

  前段时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盛龙在“古荔园”写生时,观察到这三株古荔枝由于疏于管理发生衰败的趋势。古荔树龄偏大,据记载迄今已有962年树龄了。由于古荔周遭民房密集造成雨季排水不畅,导致水土流失,表层根系外露;保护地空间狭小,土壤板结,导致根系呼吸、汲取不畅;再加上病虫害造成蛀干性危害。这些“病症”让擅长画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莆仙名果的画家郑盛龙忧心如焚。于是,他向仙游县委主要领导反映了古荔现状。县委书记对古荔的保护极为重视,于是一场科学施救行动就此展开。

  仙游县林业局、财政局,拨出4.5万元专项经费,对这棵古荔树进行保护、抢救、复壮。由县林业局工程师牵头,安溪县绿闽林业规划设计中心工程师参与编制,他们经过现场调查、实地勘察、现场询问、档案查阅、分析论证,目前已编制好《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古荔枝抢救复壮实施方案》。眼下,抢救复壮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之中。

  当天,县委书记吴文恩在枫亭调研期间,特地到现场暗访濒危古荔复壮养护的情况。他再三嘱咐村干部,这三株古荔长期生长于此,已经适应生长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环境,这些环境不应随意改变,要对影响其生长的杂树进行清除。在校园里,县委书记认真察看被覆盖的荔枝根,现场普及了一些养护的常识。当地的酸性土适合于荔枝栽培,也能促进其菌丝体生长。根据这一特点,尤其要注意促进土壤团粒化与透气性,抑制病菌生长,帮助促进荔枝根部营养吸收与发育成长。

  从当地干部了解得知,这三株古荔产权归东宅村集体所有,由仙游县蔡襄文化荔枝园承包。由于各界人士的关注、关心,承包者已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及时施肥除草,禁止植域内插栽他树。在专家指导下,这个冬季枫亭镇组织人员对古荔进行保暖,采用经消毒后的草绳做模拟树体连同古荔进行绑扎,对裸露的根用土进行覆盖。

  古荔逢春重新焕发生机,应该为时不远了。今年,枫亭镇政府规划以蕉溪、枫慈溪为轴线,打造一批展现蔡襄“政、桥、茶、荔”四大文化传承的精品旅游路线,当地抓住塑造蔡襄文化IP的契机,开始因地制宜推进古荔公园建设,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荔枝谱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