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中式建筑时代 马头墙写意府居雅韵

  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29日电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如果说徽州是让人恍如隔世的桃花源,那么,马头墙便是这世外桃源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

  马头墙,属于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徽派建筑多是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有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从而被赋予一种动态的气势感。从高处往下看,聚族而居的村落建筑群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

  兼顾功能与审美的建筑元素

  马头墙,又被称为封火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是徽派建筑的标志性艺术元素。因为徽派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人居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而高高的马头墙,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马头较尖的部位与避雷针原理相似,雷毁马头,主体建筑还完好无损。同时,当风大会掀翻瓦块,马头墙则高于瓦块,又起到挡风的功能。

  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细细观赏,“马头墙”像高高举起收拢四指的手,伸展的大拇指就是那个高昂的马头。这只“手”寓意着房屋主人的家族祈福∶如马高昂、似马勤奋、像马八骏,门庭车水马龙,出行驷马轩车,上任马到成功,儿孙跃马扬鞭。

  追根溯源的建筑文化

  寻迹马头墙的历史源头,则要追溯到五百多年前。马头墙由明朝时时任徽州知府的何歆创建并推广。因徽州地形逼仄、屋宇连绵,且多为木质结构,火患频繁损失惨重。弘治十六年(1503)夏天,何歆出任徽州知府。来到徽州后,何歆首先面对的是前任知府们一直解决不了的难题——火患。

  有一天,徽州又火起,风猛火炽。参与救火的何歆痛心疾首,泪如雨下地说:“某不职,灾必及吾身,毋病吾民焉。”火灾之后的第二天,何歆即召集父老乡亲于庭上:“吾观燔空之势,未有能越墙为患者”,“治墙,其上策也。五家为伍,甓以高垣”,并采取有力措施在徽州推行。建造时在墙顶砌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博风板,其上安装座头,即“马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多种样式。。

  品味紫宸府徽派建筑

  到了现代,当徽派建筑风格走向全国、甚至世界高端人居的今天,在审美,祈福,传承的多重因素下,“马头墙”也继续演绎着美好的建筑元素。

  福州龙湖迪鑫•紫宸府,在立面设计上,采用新中式徽派建筑风格,秉承三段式建筑原则,将屋顶的飞檐、中部的白墙及基座的石材各自凸显,融合宫阙、马头墙及其他传统建筑元素,去除冗杂取其精神,匠筑尊贵典雅的东方御制府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