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一带一路语言政策影响下的企业网站语言服务现状

  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数千年前就成为联通中原与西域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桥梁,而现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更是以平等为前提,包容各国多元文化,促进了整个世界多方面的交流。

  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承包了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更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往来。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的项目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品质”,在为我国企业和产品创造“走出去”机会的同时,更促进了其他国家的民生改善。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站建设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对参与“一带一路”的企业来说,网站是其他国家顾客认识这个企业的窗口和重要途径。网站页面上通常有关于这个企业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介绍,能让顾客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很多企业的官方网站上还提供网上产品订购服务,这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企业向跨境电商的转型。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中指出,各国合作的重点在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这“五通”的实现,首先要依赖于通畅的信息交流。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首先要打破各国之间的语言壁垒,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相应国家的政策与习俗,才能避免误解,更高效地开展合作。在这“五通”中,最重要的就是“民心相通”,从这个角度来看,将英语作为商务工作语言虽然可以减少政策、经济方面交往的障碍,却不能达到“表情”、“通心”的目的。因此,企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在网络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将这些国家所使用的通用语纳入考虑之中。若是企业能够灵活运用当地的语言,必定能促进“民心相通”,进而增强各方面的合作。

  在开展贸易的过程中,语言服务是一个广受关注的命题。所谓“语言服务”,是指国家或者其他团体或个人以语言文字作为资源手段为社会团体各种单元及个体提供帮助与支持的各种活动,包括翻译服务在内的多种服务形式。企业的多语网站建设就为沿线国家提供了语言服务:网络信息的交流,除部分图片外,绝大部分依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使用决定着信息传递的通畅程度。但语言服务不仅仅只包括简单直白的翻译,企业网站建设更要做好本地化,尊重相应国家的文化习俗,并与其语言习惯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成功地打入当地市场,并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2019年,中国民企500强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有191家,也足以说明中国企业对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积极性。这些民营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业务的成果显著,一些企业的本地网站建设也较为完善。以美的集团为例,基于2019年“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在地贡献研究报告,美的集团是“一带一路”中国企业电器制造行业贡献最大的企业。美的集团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区域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环网,共涉及11种语言。所有的网站都是用当地的官方语言建设的,有些有多个官方语言的国家的网站还有双语选项,这些当地网站的建设较为完善,包括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及购买选项等等,每种语言所包含的信息量都很大。这些当地的网站不是简单的中文网页的翻译,而是根据各个国家的情况有着不同的宣传重点,页面设计和宣传海报也有所不同。例如印度区域网是美的与Carrier集团共同建设的网站,宣传重点为几款空调;越南区域网的主页宣传海报为空调、煤气炉这样的大家电,而泰国区域网主页宣传海报还包括吸尘器、热水器这样的小家电。2018年,美的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61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海外营业收入达到1126亿元,占集团总体营业收入的43%;同时,美的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业务规模已占其海外业务总体规模的55%。2018年,美的集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超过6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美的集团的海外业务拓展较为成功,对海外业务也较为重视,美的集团多语网站建设的完善性也不足为奇了。

  目前一般认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有65个,使用的官方语言达54种。有学者基于《世界语言结构图谱》(WALS)为沿线国家使用的54种官方语言测算了语言障碍指数,并根据障碍指数对语言服务的难度进行了评级,评级结果显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开展语言服务的障碍较大。面对这样的困难,国家对“一带一路”语言研究也提供了很多支持,国家语委从2015年起启动了“一带一路”语言文字专项课题研究,设立了研究项目4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状况和政策有了具体的了解。但是目前,对“一带一路”的语言政策和规划下的研究主要以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而非企业。企业的多语服务还未建立起完善体系:企业内部缺乏既通语言、又懂文化的人才,临时找来的翻译所做的工作往往缺乏连续性与系统性;某些企业对本地化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而“一带一路”企业的语言使用不仅仅受到某一个特定国家的语言政策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国际语言格局的现状,他们作为重要的平台,联通了国际、国家、企业和企业门户网站使用者四个层面的语言政策主体。因此,应当有机构对企业语言服务树立客观的标准,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企业进行引导,帮助企业更好利用多语资源,做好本地化服务,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语言铺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往依赖通畅的语言交流,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贸易更要做好多语网站建设和本地化服务。实现“民心相通”,提高企业竞争力,都需要企业自身更多的关注语言服务。与此同时,应当有更多的语言政策与规范引导企业做好多语服务,促进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带动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霍媛 廖张妍 赵贞 王丽翔 李家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