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淄博,又火了?

  淄博烧烤,最近又火起来了。

  4月7日夜间,即便大部分居民已经进入梦乡,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林泽街的牧羊村烧烤依旧人声鼎沸,不少食客大排长队等着取号。

  “没时间统计翻台多少桌。”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询问一天有多少人就餐时,牧羊村一位工作人员一边忙着收拾桌子,一边快速回复道。她建议,如果不想排队,可以在上午10:30前前来就餐。

  美团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淄博文旅订单量(含景区、住宿、交通等)同比增长超130%,除本地用户外,还有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多地的用户选择在假期前往。此外,3月以来,截至4月8日,淄博“赏花踏青”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17倍。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清明假期,淄博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58%,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8倍。

  与此同时,“淄博去年只是预热”“淄博公交也卷起来了”“淄博烧烤老板们互相送客人”等相关话题持续在短视频上发酵,引发大量关注。

  淄博,似乎又火了。

  又火起来了

  “煎饼一下子卖光了,东西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铺子就只能空着放在这里”。对于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淄博八大局市场孙氏煎饼摊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没想到这个假期会来这么多游客。“我们以为热度早已过了。”该工作人员说。

  4月8日上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走进大八局市场,里面挤满了前来打卡的游客,基本上以年轻人为主,一些热门店铺前甚至排起了长队。

  长期生活在淄博的张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八大局过去只是当地再普通不过的便民农贸市场,淄博烧烤火了之后,原先这里卖肉卖菜的商户一夕之间纷纷转行卖紫米饼、炒锅饼等网红小吃,周边居民日常生活曾一度受到影响,造成买菜困难。

  不过,在去年冬季淄博热度下降之后,这些店铺又因缺少游客无法支撑,重新转回米面粮油铺。

  如今,八大局南北向街区以网红店铺为主,可以说是三步一紫米饼店,五步一炒锅饼店,在门面、招牌和产品上存在明显的同质化问题。而东西向街区主要面向当地居民,果蔬菜摊林立,店家基本上都操着一口地道山东口音。相比南北向街区的喧嚣,这里显得更接地气一些。

  张川说,估计八大局里的商户们也没想到淄博还能再次火起来,“说不定过段时间一些店铺又转行了”。

  八大局都能再次被游客“攻占”,淄博烧烤自然早已“人从众”。

  位于张店区人民西路上的当地连锁烧烤品牌“羊小品”齐悦店负责人濮梦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平日一般接待40来桌食客,但在清明节期间,每天都有近170桌,让他们忙了个措手不及。

  他预计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顾客会更多,店里现有人手可能难以支撑,“需要请外援”。

  不少淄博烧烤从业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今年春节和清明小长假表现来看,预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淄博将迎来另一个小高峰。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淄博文旅市场在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再次火起来,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

  至于淄博能否像去年那样火爆,王笑宇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说,去年淄博爆火时,全国很少有类似淄博这样的现象级文旅产品,具有独特性。然而,现在无论是天水麻辣烫还是开封的“王婆说媒”,还都持续保持火爆状态,分散了一定的流量。

  与此同时,一位接近淄博政府的消息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地政府对淄博再度火起来持谨慎态度。据他推测,可能是担心人流过多超过城市接待能力,发生不可控的意外。

  “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肯定乐意自己的城市再次被看到。”他说。

  洗牌、沉淀

  淄博小饼作为淄博烧烤的标配,其销量是淄博烧烤的晴雨表。

  李震震在2023年4月入局淄博小饼行业,他将自家原有的厂房重新改建,并耗资50万购置了一套小饼自动化生产线,成立了邹记小饼加工厂。

  不过相比刚开始创业时的信心满满,经历过2023年淄博流量跌宕起伏之后,李震震变得更加谨慎。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淄博烧烤火了之后,市场一下子涌现许多小饼厂,但大部分没有熬过去年的冬天,“就我所知干不下去的就有十几家,当时我自己也差点坚持不下去”。

李震震在操作小饼生产线。陈淑莲/摄
李震震在操作小饼生产线。陈淑莲/摄
夜间的牧羊村烧烤依旧人声鼎沸。陈淑莲/摄
夜间的牧羊村烧烤依旧人声鼎沸。陈淑莲/摄
淄博烧烤。陈淑莲/摄
淄博烧烤。陈淑莲/摄
放在小炉里继续烤制的肉串。陈淑莲/摄
放在小炉里继续烤制的肉串。陈淑莲/摄
淄博市。图/受访者供图
淄博市。图/受访者供图
斜马路21号烧烤店。陈淑莲/摄
斜马路21号烧烤店。陈淑莲/摄

  李震震解释道,生产线一旦开工,电费人工费都是成本。小饼厂的利润较薄,一天销量达到1000包才堪堪保本。他表示,2023年寒假之前淄博烧烤市场最低迷的时候,他一度一天只能卖出一两百包小饼,几乎每天都在亏本经营。

  除了小饼厂,曾经一窝蜂涌入市场的淄博烧烤店也经历了一轮大洗牌。

  濮梦忱指出,烧烤行业的技术门槛较低,很容易被复制。去年淄博烧烤火了之后,许多人跟风进入烧烤行业,希望赚取快钱,然而,他们过于高估市场行情,没想到流量会消失得这么快。“去年我们店铺周边有三家烧烤店,现在只剩我们一家。”他说。

  李震震也提到,淄博烧烤最火的时候,他们合作的烧烤店有30多家,但至少十多家没有撑过去,“比如去年华福大道开了一条街的烧烤店,现在只有两三家还在营业”。

  在不少当地人看来,关闭的烧烤店和小饼厂大多是去年跟风开设的,对于原有店铺的影响并不大。他们认为,这种情况并非全是坏事。那些经营不善、服务质量差的店铺被淘汰出局,而那些经营得当、具备竞争优势的店铺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难得的良币驱逐劣币现象”。

  不过,也并非每家烧烤店都被流量“裹挟”。斜马路21号烧烤店已经在当地经营了七八年,虽然不在当地商圈内,但靠口碑相传,在淄博烧烤火起来之前就已经在当地有一批固定食客。

  该烧烤店负责人刘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2、3月份客流虽不及去年最火爆的时候,但明显感受到外地游客的增长。他大致统计过,近期到店铺的顾客中,约有70%来自外地。

  对淄博烧烤的流量起伏,他显得更加淡然。“每年11月后都是烧烤行业淡季,往年也是如此。”他说。

  因此,去年“十一”假期结束后,刘琪直接选择闭店一周,带老员工去四川、重庆旅游,作为一年辛苦工作的奖励。“今年肯定会比往年更好。”他说。

  企查查数据显示,借淄博烧烤火热出圈的流量,2023年烧烤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2.32万家,同比增长23.81%,其中,淄博市注册量同比增长29.53%至737家,超全国增速。

  此外,国内共有66家企业起名为“淄博烧烤”,其中52家成立于2023年,占比78.79%,多集中在去年4~6月。从分布来看,山东现存烧烤相关企业4.48万家,位居全国省份第2名;淄博现存0.31万家,位居全国城市第34名。

  不少烧烤店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淄博海月龙宫烧烤城将在今年“五一”期间恢复开放,已开始重新招募商家,他们都打算报名试试。

  但同时,也有不少商家透露,现在当地政府加强了对烧烤经营业的管理,提高了准入门槛,大概率不会出现去年那样大量新店铺跟风入场又迅速关门倒闭的现象。

  李震震的邹记小饼在经过一年沉淀之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今年清明节前夕,邹记小饼订单量猛增,最高时一天能卖出一万包,销量涨幅接近10倍。

  不过,即便淄博烧烤持续去年的火热,李震震也不打算增加小饼的生产线。他认为,淄博烧烤也许会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迎来小高峰,但大部分时间流量将会比较平稳,一条小饼生产线足以应付。

  转型发展挑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王继源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淄博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在转型发展中,增强城市活力是一个重要命题。

  他说,去年淄博火爆出圈,客观上带来了巨大流量效应,短期内对城市的旅游、住宿、餐饮、消费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据《2023 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淄博生产总值为4561.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 611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30亿元,增长68.4%。

  《淄博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淄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8.1%、25.8%,明显高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的人气和活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升。

  前述接近淄博政府的消息人士提到,去年爆火的淄博烧烤,实际上对当地财政税收贡献有限,但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好事。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从业人士从中获益,“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虽然文旅行业在短期内对淄博当地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但单纯依靠旅游很难支撑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

  陈耀说,“作为老工业区,淄博近年来一直在寻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但确实也没有找到太好的方向。”他指出,淄博需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继续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淄博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淄博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如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新动能引领支撑作用亟待增强、区县域协同发展不足、要素资源统筹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困难与挑战。

  王继源指出,淄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产业结构总体偏重,石化、建材等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步伐不够快,新动能引领支撑作用亟待增强。

  陈耀建议,淄博作为济南都市圈核心成员,又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省会,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合力,推动淄博更快地融入济南都市圈。同时,通过促进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便捷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流入淄博。

  王继源认为,淄博应该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机遇,将短期的游客流量转化为长期的发展动能,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产品研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此外,他提到,还应发挥好淄博科教资源相对丰富、对济南生产生活配套能力强的优势,瞄准新能源汽车、氢能、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大引育力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3月12日,淄博文旅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当地召开,提出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构建“道路通畅、标识明晰、停车便捷、住宿舒心、如厕方便、服务周到”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全力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王笑宇认为,淄博应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突出当地文化特色,以吸引不同层次游客。其次,建立高质量、制度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他提到,淄博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应考虑城市的接待极限,创造主客共享,产业协同的文旅大环境,“不能宠了外地游客,却让本地人受委屈”。